新晃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晃市监处罚〔2025〕56号

发布时间:2025-09-18 08:40 信息来源:新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当事人:新晃县全丰私房菜馆       
主体资格证照名称:营业执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3122********E7E
类型:个体工商户 
经营者:杨*峰(身份证号码:431************018)
联系电话:134*******7
注册日期:2014年7月21日                    
经营场所: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晃州镇长滩路39号                                                             
经营范围:餐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2025年6月23日,本局接到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怀新检建〔2025〕1号)(含《询问笔录》3份和《相关情况统计》1份、微信付款截图7张)1份,反映当事人涉嫌收购、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2025年6月26日,本局依法对当事人进行现场检查。2025年6月30日,经局领导批准对本案进行立案调查。
经查明:1.当事人7次从张某处收购“鲤鱼”,其中2024年8月29日至2024年9月27日期间5次购进数量为28.7斤,2024年8月30日至2024年9月28日期间2次从张某树(张某父亲,帮张某代卖)处收购“鲤鱼”,购进数量为8.8斤,购进单价均为20元/斤。至案发时止,上述涉案“鲤鱼”均经当事人加工制成“鲤鱼火锅”菜品,其中14.4斤用于当事人和亲友自行食用,23.1斤对外销售,销售单价为30元/斤,现已销售完。当事人收购、销售的上述涉案“鲤鱼”货值金额为981元(14.4×20+23.1×30),违法所得为231元。
2、张某捕捞的“鲤鱼”分别在晃州镇夜郎古乐城附近、大树湾村、长乐坪村320国道边及老晃城铁路桥、高速公路桥下等境内的舞水河段所捕捞,根据《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禁渔通告》(晃政通〔2022〕4号)的规定,上述舞水河的河道为“自2022年4月28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24时止,在全县境内与沅水直接连通的一级和二级支流实施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所规定的禁捕区域,故上述涉案“鲤鱼”为非法捕捞渔获物。
上述事实,主要有以下证据证明:
1.2025年6月23日,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移送本局的《检察建议书》等资料1份,书证,证明案件来源及当事人收购、销售非法捕捞“鲤鱼”的事实等;
2.2025年6月26日,本局制作的《现场笔录》1份,现场笔录,证明本局依法对当事人进行现场检查的情况;
3.2025年6月26日,现场检查拍摄照片3张,书证,证明本局现场核查人员陪同、场地等情况;
4.2025年6月27日,本局在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截图打印件1份,书证,证明当事人收购的上述涉案“鲤鱼”系非法捕捞物的事实;
5.2025年7月3日,本局制作的《询问笔录》1份,当事人陈述,证明本案“鲤鱼”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等情况;
6.2025年7月3日,当事人提供《营业执照(副本)》《食品经营许可证》《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共计3份,书证,证明当事人合法身份及是承担法律责任适格主体等;
7.2025年7月3日,当事人提供的《新晃全丰私房菜馆菜单》一份,书证,证明当事人销售“鲤鱼”等的情况;
8.2025年7月3日,当事人提供的《关于购买张宏的鱼的去向情况说明》,书证,证明当事人有两次收购“鲤鱼”自己食用的情况;
9.2025年7月5日,当事人提供的《申请报告》1份,当事人陈述,证明当事人向本局提出减轻罚款处罚等;
10.2025年7月21日当事人提供的《整改报告》1份,当事人陈述,证明当事人对本局调查认定的违法事实表示认可;
11.2025年9月5日,湖南省市场监督行政执法系统截图,书证,证明当事人为初次违法;
12.2025年9月6日,本局送达当事人《新晃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证据目录及质证记录》1份,书证,证明本局履行了质证程序。
上述证据均经当事人法人签名或签章确认无异议,相互印证,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形成证据链,符合证明标准,足以认定本案事实,依法作为本行政执法决定的事实依据。
根据以上查明事实,本局于2025年9月10日,依法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晃市监罚告〔2025〕56号),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在法定期内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也未提出听证申请。                
本局认为,当事人收购、销售上述非法捕捞“鲤鱼”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收购、加工、销售规定的渔获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渔获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责令关闭。”的规定,构成了收购、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的违法行为。
鉴于当事人先后7次收购、销售非法捕捞“鲤鱼”,且为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参照《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规定》(湘市监法〔2025〕7 号)“附件:1.湖南省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清单;2.湖南省市场监管领域减轻行政处罚清单”的规定,本局认为当事人不符合免罚条件。鉴于当事人在立案后能主动配合调查取证,态度端正,如实陈述其违法事实,且系初次违法,货值和违法所得金额小,积极整改,于2025年7月21日向本局提交了整改报告,其已停止采购、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减轻危害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条第二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第六条“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的规定,本着纠正当事人违法行为,坚持过罚相当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情节等情况,2025年9月9日,经本局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对当事人实施减轻处罚。
综上,当事人上述收购、销售非法捕捞“鲤鱼”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鉴于当事人上述违法行为已改正到位,本局无需再责令限期改正,决定对当事人作如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所得231元;
2.处货值金额3倍罚款计:981元×3倍=2943元;
以上罚没款两项共计3174元,上缴国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末日为节假日顺延),根据本行政处罚决定书,携缴款通知书到非税收入收缴代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任一银行交纳罚款。逾期不缴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四)项之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如不服本行政处罚决定,可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依法直接向怀化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新晃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9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